看着现在琳琅满目的化妆品,什么自然堂,兰蔻,雅诗兰黛,欧莱雅等等,我相信只要是个女孩或者精致的猪猪男孩,都会了解很多很多关于如何洗脸、如何护肤这一类的知识。古人在科学技术并不发达的古代,是如何洗脸,去除污垢?又是如何护理自己的皮肤?
千百年前的名人张潮的《幽梦影》中有这样一段描述:“所谓美人者,以花为貌,以鸟为声,以月为神,以柳为态,以玉为骨,以冰雪为肤,以秋水为姿,以诗词为心,吾无间然矣。”
看着古人对容貌这样孜孜不倦的追求,连文章都写的这么高大上,这下读文的小伙伴不用担心追女孩的时候没有合适的形容词了。不过,再多的形容词都得好好保养,还得用知识来浇灌。当然这只是你拥有好皮肤的一个前提,你得有气质。那么古人又是如何洗脸护肤的呢?
最初的洗脸方式
在古代一般人家是没有什么高级物品的,毕竟连饭都吃不饱,谁还来得及洗个脸,画个妆。远古时期,那时候的古人如果是脸或手脏了,一般都是用水冲一冲,要是粘上什么动物的油或是自己排的汗就找些细土,往身上一擦,跳进水塘里一洗,好了,又是个干净人了。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,其实这细土里面含有碱性物质,刚好可以去除掉身上油渍。
就这样人类走啊走啊,脑子里想的就越来越多,吃的东西也逐渐丰富,我们的祖先就发现这个洗完米的水再洗手洗脸也能够洗的很干净。这个时候古人最喜欢的洗漱用品变成了淘米水,这淘米水可不简单,不少医学名著上都有它的身影,用它洗澡洗脸不仅能去除污垢,还能美容养颜,使皮肤变得光滑白皙。古人凭借聪明智慧可谓将淘米水的功效利用的淋漓尽致。
但这时的米不是大米,不同的米有不同的用处,用大黄米(也就是普通农家常说的黍子)熬的汤,因为其自身的黏度非常高,所以一般用来洗头发。(我认为是因为这个黏度和现在的发胶有的一拼,洗完头还能固定发型,我们看古装,男的束冠,女的长髻可能那个时候就是这样固定出来的。)洗澡的时候常用小米熬的汤,有清香还不黏稠,加入水中,能够有效的去除污垢,还是纯天然的,是古人的沐浴液实锤了!
东汉许慎《说文解字》记载“潘,淅米水也”。
按《周礼》的要求,君子每5天就要洗一次澡,每3天就要洗一次头发,从大多数典籍来看,这是先秦时期对“君子”即有身份人士日常洗浴的要求,面对物资缺乏而又注重礼节的时代,古人发现了新东西。可以看出,“潘”这种淘米水还是一种高级的洗漱用品,一般只能用在达官显贵的身上。当时,还有记载用“潘”来给老人洗浴方能显示出对老人的孝敬。淘米水的用途还不止如此,古人还用它治疗腰疼和冻疮,缓解手脚冰冷。
洗完了澡和脸的,我们得用布擦干净呀,至于什么布,这个你没的挑,你要是出身在富人家,什么绫罗绸缎等等反正用的那都是好东西,你要是到了穷人家,破衣烂衫,要不就光着身子吹吹身,看看风景,不错的。
肥皂的出现
到魏晋南北朝时期,人们发现了一种更加实惠的洗漱用品——皂角,一种生活在中国的特殊植物,皂在古文中一般是黑色的意思,经常读古文的读者可能会发现,古文中经常会有皂旗,其实就是黑旗,这里说明皂角树的枝干是黑色的。古人将皂角中含有的肥厚多脂的果肉涂抹到脸上并轻轻按摩,科学知识出现,为什么皂角有清洁功效呢?因为它的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胰皂质,它的汁液有极强去污能力,涂在脸上后用清水洗净就能有效清洁面部的污垢。
随着佛教从印度的传入,毕豆(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豌豆)进入了中国,中国的工匠们开始了新的研发之路,后来人们将豌豆研磨成细细的粉末,在给其中加入香料做成了一种新的东西叫做澡豆,使用时只要把它放入水中等待其融化,就着水搓洗就能去除污渍,而且有一定消毒作用,只是这种东西的成本太高,一般人家用不到。
唐代,随着丝绸之路的兴起,澡豆已经成为唐代贵族阶级男男女女都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。古代的人们对于身体没有太大的区分,而澡豆因为其独特的功效,广泛应用洗澡、洗头、洗脸,甚至连洗衣服都可以用它搞定,可以说是古代的全能化妆品。据说孙思邈在他的医学书中记载了39种澡豆制作方法。
其中一种著名的就是猪胰澡豆。首先把猪的胰腺清洗干净,从里面撕出脂肪,将脂肪研磨成糊状后,再加入豆粉、香料等,仔细搅拌均匀混合后,经过自然风干后便成可用来洗涤的澡豆。做法虽然有些不堪入目,但是这种澡豆在当时大受欢迎。
唐代生活丰富多彩,人都开始不仅仅追求干净,还要有精致,于是一大批护肤品开始出没。有记载的如面膏、面方等都是相当于护肤品一类,它的做法也是将各种中药,经过种种复杂的炮制而成,在腊八节,唐朝廷会赏赐给大臣口脂、面膏、澡豆等,公务员福利还真不少。
在唐朝有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,武则天,她81岁的生命历程中,唐朝的宫廷御医们为她的皮肤护理开出了很多美容秘方。有一种护肤粉,后世的医书中曾经收录并取名为“神仙玉女粉”。
丰富多彩的洗漱用品
宋朝,中国历史上商业最密集的时代。南宋时,随着中原汉族的南移,大量北方移民涌入南方,他们看见浙江一带的皂角树果实异常肥大,于是一种沿用至今的名称诞生——肥皂。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就记载了肥皂的来历。随着肥皂的普及,人们开始新的花样,如孟元老著的《东京梦华录》中提到:
“大内西云,右掖门祅庙……,相对清风楼、无比客店、张戴花洗面药……”
这里的洗面药就是现在的洗面奶一类的东西。用法大多是早晚两次涂在脸上,“十日以后色等桃花”,十天后就会有效果,脸上就会变的很粉嫩,如同桃花一般。
明清时,由“澡豆”改良而成的“胰子”(就是香皂)开始风靡开来,根据女性顾客的需求,“胰子”店专门开发了各种香味肥皂。
《儿女英雄传》里,有专门关于香味肥皂的描写:“浇了半日,才换了热水来,自己泖了又泖,洗了又洗,搓了阵香肥皂、香豆面子,又使了些个桂花胰子、玫瑰胰子。”
关于明清时候的洗脸,百度上常见的是慈禧太后的洗脸方法,什么人奶洗脸、唾沫洗脸、鸟屎洗脸等,各种各样的奇葩方法来增加趣味性。在查阅最具权威的《老佛爷用药底簿》之后,我们可以肯定地说,以上那些吓死人的洗脸方法,其实都是写文章的一些噱头。老佛爷洗脸,重点是两样:“热敷+定制洗面奶”。
什么是热敷?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,就是起床之后,用热毛巾敷在脸上,这种方法能够将毛孔彻底打开。当然,单纯的热敷肯定是不够的,那么皇室专用定制洗面奶就上线了,这种专门在太后调制的洗面奶,加入了不少名贵的中草药和香料。对于普通人就无福消受了。
总结
李清照《浣溪沙·闺情》中所说:“绣面芙蓉一笑开,斜飞宝鸭衬香腮,眼波才动被人猜。”千百年来洗漱用品的变化,让我们见证了一部中国发展史,从无到有,从简到繁,岁月交给我们的是开拓与创新,不变的是文化与内涵。
从古物中寻求新的灵感,从生活中发现大千世界,你一定会感受到美的存在。
参考文献:
《说文解字》
《东京梦华录》
《老佛爷用药底簿》
推荐阅读:叶紫网